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2)

时间:2015-11-27 10:00 点击:
(一)培养组建具有创新素质的高职教育教师队伍 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素质,原因在于,高职教师承担着引进创新元素和实施创新内容的任务。组建一支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完备的创新价值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创

  (一)培养组建具有创新素质的高职教育教师队伍
  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素质,原因在于,高职教师承担着引进创新元素和实施创新内容的任务。组建一支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完备的创新价值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举措并施的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
  1.坚持"鼓励"和"创新"相协调。鼓励是学生不断进行创新的动力,创新是学生对于鼓励的实践结果。所以各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多种途径鼓励其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改变观念,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打破束缚,不断开发新课程。通过鼓励,激发教师进行创新的热情;教师具有了创新的热情又会进一步推动其不断创新。由此可见,坚持鼓励与创新相互协调促进,对于落实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坚持"引入"和"培养"相互结合。对于高职教师的培养,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和自身的创新元素与潜能,同时,应对创新元素进行引进。高职院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应三方相互合作,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利用空余时间深入企业_线,对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困难等做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其在培养其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其各项创新素质的提升;为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搭建平台,为其变革和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创造条件。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时,应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因为''双师型"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等,更具创新的潜质。
  3.坚持"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相结合。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主要包含与学科相关的科研和教学科研两类科学研究。与学科相关的科研主要指高职教育教师进行的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而教学科研主要指高职教育教师进行的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内容和高职类专业理论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在提高高职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要完善相应机制、采取措施鼓励高职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和与学科相关的科研)。鼓励团队合作,通过组建各类教学团队和教研团队,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进入不同的团队,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探究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激发其创新潜能。
  (二)明确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创新人才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三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关系和角色是以创新精神为推动力,以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创新人格为调节,促使培养对象取得多方面、全方位发展,进而成长为应用型创新人才[4]。由此可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基本点、复合的知识体系这个延拓中心,同时,在''基本点"和''中心点"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在创新素质的培养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强大动力。高职院校以及教师应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引导学生树立精神,不断进行创新活动。
  2.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应注重对心理素质和思想品性,自信、自强、责任心、毅力等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双重能力,即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具备这两项能力,就必须为该类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搭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各类平台,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发表意见,多交流,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创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实践对于深化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各项实践技能和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为培养该类人才创建实践平台。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最为常见和实用的实践平台。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对象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进行有效结合。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其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教学分步实施,即实行''分步走、分步教、分步提升"的模式。而且,高职院校应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要求和个人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为宗旨,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一线中去进行实习、见习。通过到企业中去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丰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手段
  如图1所示,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手段应多元化,应以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
  1.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应主要面向三个方面,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点,以构建学生复合的知识体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在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构建中,要切实贯彻这三大目标,完成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